138全讯白菜官方网站

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 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

2020
03/03
00:00


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









二〇二一年三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710210)。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三、修業年限

三年。

四、職業面向

(一)職業(崗位)面向

序號

對應職業(崗位)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專業(技能)方向

1

UI設計人員

計算機操作員

多媒體作品制作員

裝潢設計員

廣告設計員

印前制作員

界面設計職業技能等級(初級)

廣告設計與制作

界面設計

2

交互設計人員

3

界面設計師

4

用戶研究體驗設計師

5

平面設計師

(二)職業資格

根據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的要求,根據行業的用人需求,本專業畢業生可考取以下職業資格證書:界面設計(初級)、廣告設計員、Adobe Photoshop認證、國家計算機一、二級證書等等。

(三)主要后續專業

專科:視覺傳達、平面設計、電腦藝術設計專業。

本科: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藝術設計等。

(四)技能證書

2019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2019年4月教育部和財政部下發了《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同一時期,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印發了《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正式啟動了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的改革。

自2019年開始,我校也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本專業的學生可根據個人學習情況考取以下證書:

1、界面設計(初級、中級、高級);

2、廣告設計員;

3、Adobe的Photoshop認證;

4、國家計算機一、二級證書。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德技并修,學用相長、知行合一。五育并舉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增強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持續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面向計算機平面設計領域,培養為服務于快速發展的平面設計產業,適應產業一線崗位需求,具備進行廣告設計與制作、界面交互設計項目制作的能力,能夠熟練操作各類軟件進行廣告設計與制作、品牌設計和運營設計、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數字影像處理、界面設計、交互設計、用戶體驗設計、專題活動設計等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技能、職業能力。

一、職業素養

1.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自覺遵守行業法規、規范和企業規章制度。

2. 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團隊協作能力和客戶服務意識。

3. 具有信息安全、知識產權保護和質量規范意識。

4. 具有獲取前沿技術信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5. 具有一定的美學藝術修養。

6. 具有一定的獨立創新能力和開拓能力。

7. 具有熟練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二、專業知識和技能

1、具有信息安全、知識產權保護和質量規范意識。

2、具有與計算機平面設計應用相關的美術素養。

3、熟悉從事計算機平面設計必需的文學和設計規范等知識。

4、具有計算機主流操作系統、網絡、常用辦公及工具軟件的基本應用能力。

5、計算機處理圖形、圖像處理等數字媒體信息的能力。

6、掌握平面廣告設計、字體版式設計、VI品牌設計、書籍設計、包裝設計等視覺設計的能力。

7、掌握交互基礎、界面視覺規范,能夠對項目需求進行挖掘分析,從事各種類型產品的體驗設計、品牌設計和運營設計。 提升用戶體驗, 能夠提升解決多種類型產品以及 UI 界面出現問題的相關能力,并獨立完成各種類型的界面設計能力。

8、具有界面設計與制作的能力。

9、具有使用計算機進行廣告設計與制作、工程效果設計、數字影像處理等的初步能力。

三、職業能力

崗位方向一:廣告設計與制作

對培養的學生職業技能要求如下:

1、具有較高的審美素養,較強的視覺感受力和視覺表現能力。

2、熟悉廣告設計原理、規范、廣告類型,掌握廣告創意方法和實現途徑。

3、掌握海報、畫冊、標志、書籍、包裝等設計排版的綜合能力。

4、具有網站的美工設計和素材制作的能力。

5.具有品牌視覺形象包裝識別設計的能力。

崗位方向二:界面設計師(初級)

對培養的學生職業技能要求如下:

1. 了解藝術設計理論,理解和掌握平面構成基礎應用。

2. 掌握色彩構成的基本原理和規律,理解光源、色系、色彩語言的概念以及采集、重構和情感表現能力。

3. 了解版式設計的基礎應用,并能依據信息的傳遞需求建立不同類型的視覺流程版式。

4. 掌握圖形設計的表現形式與手法,能靈活進行圖形創意表達并合理有效地應用到版面中。

5. 了解字體設計的分類、特征、字體應用設計與組合編排。

6. 能使用 PhotoShop(以下簡稱 PS),綜合運用各項工具進行圖形圖像的處理以及制作UI Kit。

7. 掌握和使用 Adobe Illustrator(以下簡稱 Ai)的基本功能和工具的使用,利用AI制作平面設計領域插圖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包裝設計、雜志設計、服裝設計等方面的設計處理及輸出打印的各項分色、拼合流程。

8. 理解與掌握界面設計產品開發流程、競品分析和繪制草圖的能力。

9. 了解和掌握界面設計Android/IOS 界面的規范構成要素與設計規范。

10. 理解掌握界面設計中交互設計的理論應用。

11. 結合界面需求,完成符合視覺規范的功能圖標和主題圖標設計。并能從用戶角度出發,設計系列界面。

12. 掌握界面設計交付文檔與對接。按照開發規范輸出各類產品所需的切圖與標注,并具備與后臺開發人員進行溝通的能力。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一)課程結構

QQ截圖20210624210138

(二)課程要求

本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公共選修課程。

其中公共基礎課包括思想政治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和專業課,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外實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        

一、公共基礎課程

公共基礎課學時占總學時約三分之一,累計總學時約為一學年;

序號

課程名稱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學時

學分

l

思想政治

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四門課。針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職業生涯和職業理想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法律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形成,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做到知行統一。

160

8

2

語文

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協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學做能力和日常口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須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400

25

3

數學

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必學限定選學內容: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與數列極限、向量、附屬、解析集合、立體集合、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選學內容:極限和倒數、導數的應用、積分及其應用。統計。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象、數形結合、邏輯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為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260

13

4

英語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其任務是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了解、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60

13

5

信息技術

使學生進一步提高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技能,培養學生初步具備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為其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80

4

6

體育與健康

在初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體育與衛生保健的基礎知識和運動能力,掌握科學鍛煉和娛樂休閑的基本方法,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培養自主鍛煉、自我保健、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意識,全面提高身心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終身鍛煉、繼續學習與創業立業奠定基礎。

200

10

7

歷史

了解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知道特定的史事是與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相聯系的;了解史料的多種類型;能搜集、整理、運用可信的史料作為歷史論述的證據;能評析同一歷史事物的不同解釋;初步形成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

40

2

8

藝術

包括:美術、音樂欣賞禮儀、書法、心理健康等。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160

8

9

心理健康

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身心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減少學生不適應的行為,減少學生違法犯罪的隱患,為學生正常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40

2.5

10

勞動

主要集中在每周班會課,包括但不限于校內校外勞動,志愿服務、家務勞動等形式多樣的勞動,培養學生勞動素養,讓勞動教育成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鞏固學習成果的重要渠道。

40

2.5

二、專業技能課程

專業課程及頂崗實習合計約占總學時的三分之二,頂崗實習按每周30小時安排(1小時折1學時)

1、美術基礎(素描)  8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通過素描幾何形體、石膏像、靜物的練習,對各種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質感,不同難度的物體進行描繪,目的在于提高造型能力,表現能力,在具備了基本形體塑造技巧的基礎上,對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進行研究,如寫生訓練,從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提高藝術修養,掌握視覺傳達的藝術表現基礎,為將來設計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2、平面廣告設計(Photoshop) 8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本課程注重理論的先進性、案例的經典性和實踐研究的針對性的結合,通過把握當代廣告設計的發展脈象,明確平面廣告設計的課程目的、設計與市場關系及課程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以前沿的廣告設計理論、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引,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綜合。

教學任務共分為廣告設計概述、廣告設計的視覺要素、廣告設計的策略、定位與要求、廣告設計的創意思維和不同媒介的廣告設計分析五個部分。其中廣告設計理論、創意思維與設計執行等基礎的相關知識一直貫穿全課程,知識結構體系注重將理論聯系課堂教學實際。同時,通過生動的實例講解,循序漸進,也全面細致介紹了Photoshop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能夠快速使用PS的基本技能說方法。從數字圖像基礎、繪畫修飾技巧、選區應用、圖層應用、數字圖像的校正與改善、通道與蒙版應用、圖形制作、濾鏡特效以及圖像的Web處理等方面。在講解實例的同時,通過平面廣告設計將 Photoshop 相關的知識進行深入全面的講解,使學生在完成實例的同時,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在平面廣告實例選取上,Photoshop在照片處理、平面設計、網頁設計、效果圖制作等多個設計領域中的應用,以合作企業設計項目實例為課題,培養學生設計思維,提高設計水平,拓展創作思路。

3、信息技術   8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使學生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技能,培養學生初步具備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為其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4、色彩基礎   8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本課程包括兩周戶外寫生實踐。結合當前職業教育對象的特點及構成基礎教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完善構成課程基礎理論知識體系的同時,創新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將課程理論與設計案例相貫通,以提升職業能力為目標,以職業課程為教學主體。課程內容色彩構成和色彩實踐相結合,色彩構成理論體系的建立,內容涵蓋了色彩構成的概念和意義、色彩的形成、色彩基礎,結合具體商業案例詳細闡述分析了色彩的類別、屬性、對比、調和以及色彩心理和色彩搭配在實際設計中的應用,最后以色彩構成的審美視角欣賞解析大量優秀前沿的設計作品。引導學生站在專業的角度上掌握色彩設計規律,并提供思考課題,以供實踐;根據色彩在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領域的具體運用做了理解和掌握。

5、裝飾圖案設計   8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了解圖形發展的歷史,從人類學和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的角度去認識圖形發展的源與流,可以領悟到圖形中所蘊涵的更為深廣的人文內涵,懂得圖形作為一種文化創造與時代、民族、地域以及人類生活的內在聯系,從而在設計基礎學習及以后的學習和實踐中,能始終站在文化的起點上,以時代的、民族的,人文的眼光審視和對待自己的設計,使之獲得一種更本源的文化力量和人文支撐。

6、字體與版式設計(CoreLDRAW)  8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字體與版式設計》是現代設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藝術設計類專業由基礎課向專業課過渡的一門承上啟下的課程。課程將紛繁復雜、變化多端的版式設計知識置于一個清晰簡明的框架內,即對其背景源流、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以后,主要集中于對圖形與文字的組織關系的認知。通過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通過對字體設計起源與發展探究,其中包括漢字的發展簡史,漢字的繪寫規律與方法,創意字體的設計與表現,字體與版式設計結合,應用于企業VI系統、海報招貼、包裝裝幀等平面設計和網頁美工設計領域,引導學生認識和體驗各種視覺要素、構成要素的表現特性。同時運用CoreLDRAW技能工具進行實踐,結合案例讓學生對字體與版式設計的準則要素和軟件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加深理解。

7、標志設計+Illustrator  4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標志設計》致力于為學生搭建一個多元化的學習平臺,結合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對標志的理論和設計實踐進行整體的學習和研究。激發學生創意,并結合創意利用圖形這一載體精確地表達出來,為后續課程奠定基礎。本課程的案例選擇力求具備針對性、代表性與說明性,同時運用Illustrator(以下簡稱AI)技能軟件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進行實踐,力求結合理論、簡短直觀,圖文并茂,既要對標志設計理論知識的學習起到輔助作用,也要使學生們能夠找到實踐的途徑,引領大家形成標志設計知識的自我完善與深入強化,能全面的了解AI技能軟件的使用和VI設計體系,可獨立利用AI軟件完成VI基礎設計和VI的應用設計。

8、書籍設計 12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書籍設計》是一門可以綜合以前所學的Photoshop、色彩構成、平面構成、文字設計等知識進行綜合設計的一門課程,因此這門課程的開設即能讓同學們重新復習一下以前所學的知識,又能讓同學們體會到設計的綜合性,而且這門課程也可以使同學在校學習期間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設計。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準確而系統地理解和掌握有關書籍裝幀藝術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疇、基本技法、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逐步形成和樹立切合書籍實際的科學的藝術與設計的基本觀點。使學生具備獨立進行書籍裝幀設計的基本能力;熟悉書籍裝幀設計的工藝制作過程、裝幀材料的種類、質地、性能,從而達到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的水平。并為書籍藝術接受和將來可能從事的書籍裝幀設計創作做好扎實的理論和技能準備,把學生培養成為創新性書籍裝幀應用型設計人才,且能獨立勝任書籍裝幀設計相關實務。

9、界面設計(移動端+PC端) 16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UI界面設計課程分基礎篇移動端和進階篇PC端兩個模塊的學習,以界面設計為基礎,內容涵蓋圖形界面設計、交互設計、用戶體驗設計三大版塊。結合校企合作的真實項目案例,讓學生深入扎實的掌握行業動態和學科規范準則,在真實項目實踐中,強化學習效果,提升社會實踐能力。

10、包裝設計 8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包裝設計》是平面設計專業必修專業設計課程,是結合了各種專業設計課程內容,同時綜合性很強的藝術設計學科。它既有視覺傳達語言中的造型結構、圖形、色彩、文字、編排等內容,又涉及到材料、印刷、工藝等技術環節還要結合消費心理學、市場營銷學、技術美學等內容學科。該課程旨在使學生具備有效傳達信息的藝術手段,使他們掌握如何按照美得形式、規律和法則,來提高審美意識和表現能力,從而開拓思路,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本課程為后續崗位設計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

11、平面綜合實訓設計(印前) 160小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本課程將平面設計類的三大構成、平面廣告設計、字體與版式設計、標志設計、裝飾圖形設計、界面設計等所學課程知識進行綜合的講解與串講。讓學生再次系統溫故掌握前面所學知識,并通過實踐、結課作品完整展現了專業知識與實操表現的有機統一。

12、數字影視后期 8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了解數字影音采集、編輯與合成的基本知識,理解界面動效設計和影視制作流程和業務范疇,熟悉數字影音采集與合成、后期特效以及各種特效插件的應用。掌握錄音錄像、影片剪輯、特效合成、視頻采集、素材處理與導入、影像特效、配音配樂、字幕制作、影音輸出等一系列操作技能。

13、綜合實訓 10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本課程將平面設計類的所學課程知識進行綜合實踐。學生結課作品以畢業作品展的形式完整展現實操與后期制作印刷技術的有機統一。


三、專業選修課

1、數碼攝影 20學時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攝影術的誕生與發展、相機的構造及分類、數碼相機的保養和使用、不同品牌、型號專業相機介紹、數碼相機的選購與特性、數碼相機的儲存媒介、攝影鏡頭基礎、鏡頭的焦距、光圈與快門色溫、濾光鏡的使用、構圖、美姿、動態攝影、證件照、團、景深與超焦距、感光材料基礎知識、感光材料構造、感光原理、感光性能、曝光控制、攝影光源、測光與定光、光效分析與控制、光譜分析、色光與體照等內容。

2、其它選修課

根據學校不斷完善的選修課體系進行變化。

四、綜合實訓

根據學校的教學要求靈活安排綜合實訓,一般情況下以項目實訓或校企合作的生產性實訓方式進行,選拔在校優秀學生進入“校企工作室”,引入企業實際項目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平面設計、PC端項目、移動端項目、H5、App、產品包裝設計等項目實戰演練,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技能證書的培訓與考核結合進行。

時間安排上可以結合課程的需要,但是要在學期之前提出具體要求,學校的統一實習一般安排在第5學期。


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類別

性質

課程編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安排

考核方式

開課學期

參考周學時

總學時

理論

學時

實踐學時

考試/考查

公共基礎課

公共必修課

G001

軍訓

2

36

8

28

考察

1

18

G002

職業生涯規劃

2

40

35

5

考試

1

2

G003

職業道德與法律

2

40

35

5

考試

2

2

G004

經濟政治與社會

2

40

35

5

考試

3

2

G005

哲學與人生

2

40

35

5

考試

4

2

G006

語文

20

400

300

100

考試

1-5

4

G007

數學

13

260

200

60

考試

1-5

3

G008

英語

13

260

200

60

考試

1-5

3

G009

信息技術

4

80

70

10

考試

1

4

G010

體育與健康

10

200

20

180

考試

1-5

2

G011

歷史

2

40

36

4

考試

1-2

1

G012

心理健康

2

40

35

5

考察

1-2

1

G013

勞動

2

40

35

5

考察

1-2

1

專業技能課

專業課

SP001

美術基礎(素描)

4

80

20

60

考試

1

4

SP002

平面廣告設計(PS)

4

80

10

70

考試

1

4

SP003

計算機應用

4

80

10

70

考試

1

4

SP004

裝飾圖案設計

4

80

30

50

考試

2

4

專業核心課


SP005

字體與版式設計( CoreLDRAW)

4

80

20

60

考試

2

4

SP006

標志設計(Illustrator)

2

40

12

28

考試

3

2

SP007

書籍設計(Illustrator)

6

120

30

90

考試

3

6

SP008

界面設計(移動端+PC端)

8

160

40

120

考試

3

8

SP009

包裝設計

4

80

20

60

考試

4

4

SP010

平面綜合實訓設計(印前)

8

160

40

120

考試

4

8

SP011

數字影視后期

4

80

20

60

考試

4

4

SP012

綜合實訓

14

100

30

70

考試

5

14

選修課

限選課

X001

形體與禮儀

4

60

10

50

考察

1-2、6

1

X002

書法

2

40

35

5

考察

1-2

1

X003

時事政治

2

40

35

5

考察

6

2

X004

音樂欣賞

2

40

5

35

考察

3-4

1

X005

演講與口才

2

40

5

35

考察

3-4

1

X006

十字繡

X007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X008

無人機

X009

美術欣賞

X010

演講與口才

X011

職業規劃講座

總計:

專業課中理論課與實操課比例為:1:2.49

八、實施保障

(一)師資隊伍

1、隊伍結構

本科率100%,中高級職50%,雙師型教師比例80%,專任教師和學生之比一般不高于1:30,兼職教師一般占專業教師的15%~30%。建立適應本專業教學改革發展要求,符合本專業教學要求的“雙師”結構專兼職師資隊伍。

專業帶頭人具有較高的業務能力,具有高級職稱和高級職業資格。

2、專業教師

專業專任教師具有本專業或相應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證書和本專業相關工種中級以上職業資格,能夠適應產業、行業發展需求,熟悉企業情況,具備良好的師德和終身學習能力,主動參加企業實踐和技術服務,積極開展課程教學改革。

3、兼職教師

由行業企業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兼職教師,應具有高級及以上職業資格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能夠參與學校授課、講座等教學活動。

1、具有中等職業學校及以上教師資格證書。

2、具有本專業三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相應技術職稱。

3、具有相關企業項目制作經驗。

4、企業專家:熟悉產業發展的整體情況和行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專業改革發展中起引領作用。


(二)教學設施

校內實訓基地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具備理實一體化專業教室和生產性教學車間,能滿足理實一體課程教學及生產性實訓等實踐教學需要。

序號

實訓室名稱

主要設備名稱

數量

1

多功能實訓室

學生機

64

2

多功能實訓室

學生機

64

3

多功能實訓室

學生機

56

4

多功能實訓室

學生機

56

5

平面設計實訓室(一)

學生機

56

6

平面設計實訓室(二)

學生機

56

7

數字媒體實訓室

學生機

55

8

動漫實訓室(一)

學生機

64

9

動漫實訓室(二)

學生機

64

10

多功能實訓室

學生機

64

11

多功能實訓室

學生機

64


共11個實訓室

共663臺學生操作臺

另外還有:專業畫室兩個,平面綜訓室一個,特色校企工作室一個。

(三)教學資源

校企合作共同打造數字化教學案例庫。教學團隊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資源,收集企業項目實戰案例,并依托網絡教學平臺將案例整理匯編成教學案例庫,運用到各門理論和實踐教學課程中,達到案例信息完整、案例選擇與人才培養標準和教學內容一致,滿足技能培養目標。同時緊密圍繞本專業職業崗位群的人才培養目標,聘請企業專家與專業教師共同開發專業核心技能課程的教材,使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與企業技能需要相對應,實現教材項目化、實戰化、學習自主化和可操作化。

本專業課程配置,按照職業崗位能力進階原理,構建課程體系框架,并形成系列課程。具體做法是:根據能力體系,分析各能力單元所對應的教學領域,確定對應開設的課程名稱、教學目標與標準、教學內容、實訓方式等.同時,針對職業崗位要求,整含專業課程.確定課程包含的核心能力。最后以素質教育和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編寫教學方案、制定專業教學計劃和評價考核標準。

1、本方案是三年制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指導性方案。

2、本課程設置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其中必修課程包括公共必修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公共必修課程與專業技能課程是本專業所必修的課程。

專業課:根據培養目標、專業方向的需要,分為三個方向:計算機平面廣告設計、企業形象宣傳策劃設計和網頁美工設計。

選修課程:是為了拓展學生知識與技能,突出本校特色,適應今后就業的需要而設置的,結合自己的特色與專業培養方向加以選擇確定,選擇時必須確保每周的授課課時數,不得將選修課的課時改作自學課。

3、為加強學生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計劃中所確定的實踐教學分為課程實習、綜合實習,在實施時要確定實習時間,保證實習的質量。中級專業技能考試可以放在第三學期進行,結合學生實習進行教學和實踐。

4、學校應為專業師資培訓和學生實訓創造條件,積極推進項目模塊化教學,扎實提高教學質量。

5、學生在修完專業技能課程之后,可在學校指導下根據自身成才愿望、特長和社會需求自主選擇專門化方向。

6、實行雙證書管理制度

積極推行雙(多)證書管理制度,將實踐性教學安排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在取得中職畢業證書的同時,取得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鼓勵學生經培訓并通過企業認可的考核項目取得與提升職業能力相關的其他技術等級證書。

(四)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

根據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各個課程的不同特點,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本專業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有理實一體化,崗位主導式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教、學、練、做”四位一體教學方法和模式、“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和模式等。堅持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學方法。

2.教學手段

采用傳統和現代信息技術交互的教學手段。利用信息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實現課程資源數字化,建設共享型課程資源,開設師生網絡交流論壇。利用多媒體技術,上傳視頻及圖片資源,為學生自學與進一步學習提供條件,為學生自主學習開辟新途徑。

3.教學組織

認真貫徹“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理念,按照“依托行業、對接產業、定位職業、服務社會”的專業建設思路,依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專業核心課程教學設計,建立實訓基地,企業專家應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教師應當以行動導向實施課程教學,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做合一、理論與實踐合一、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

(五)學習評價

1、我校實學分制管理。分為課程學分和非課程學分。課程學分指學生通過公共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的學習獲得的學分;非課程學分指學生取得課程以外的相關職業資格證書(1+X技能等級證書)或校級(含校級)以上榮譽證書,參加校級(含校級)以上組織的各種競賽受到的表彰和獲得的獎勵,以及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等折合成學分后獲得的學分。學生總學分=課程學分+非課程學分。

2、由政教處、團委和實訓處組織學生參加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利用節假日自主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都計入學分。軍訓、社會實踐、公益勞動、入學教育、畢業教育等活動,以1周為1.5學分計算。

3、課程學分以16~18學時為1個學分計算,非課程學分計算辦法見學分細則。每門課程學分的獲得以結業成績為參考標準,60分以上為合格,即可獲得該課程學分;60分以下為不合格,即該課程學分為零。結業成績由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組成,其中平時成績占50%,(平時成績由考勤、紀律、作業等三部分組成,)。考試成績占50%。結業成績不合格者,允許補考以取得學分,每門課有兩次補考機會,時間由各系部自主安排。補考成績在60分以上者,可以獲得本學科相應學分。

4、學分實行有條件的互補,非課程分可以填補其他課程學分。學生畢業時獲得的單科課程學分不得低于該課程總學分的60%。

(六)質量管理

本專業所有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技能課及實訓教學,采用“教、學、練、做”四位一體的授課形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校企合作建立了穩定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涵蓋了設計生產的各個環節。確保全過程教學質量的有效監控。學生在學校可以完成所有專業知識的實習與實訓,通過認知實習、畢業頂崗實習等方式進行企業學習。

在課程教學運行實施中,建立了適應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管理制度,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運行調度;調配好各類教學資源,保證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成立以專業負責人為主,課程負責人為輔,企業技術人員參與的教學工作組,根據課程教學的需要,由多名教師共同完成1門課程教學任務,形成理論部分以校內教師為主,實踐操作以企業教師為主的職業核心技能課程教學機制;建立實訓室開放管理制度,保證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效果,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加強各項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建設,規范教學管理文件,明確教學管理重點和管理模式。完善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形成教學督導、教師、學生、社會教學評價體系以及完整的信息反饋機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勵機制和獎懲制度;加強對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和收集企業對專業人才需求反饋信息。

九、畢業要求

(一)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生在規定學習期間內,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必修課程和部分選修課程,達到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才能畢業。其中,必修學分需要完成143學分。選修學分共27學分。學生在校三年,獲得170學分(其中社會實踐活動學分不得少于5分)以上者,頒發中專畢業證。

(二)能力要求

1、具有信息安全、知識產權保護和質量規范意識。

2、具有與計算機平面設計應用相關的美術素養。

3、熟悉從事計算機平面設計必需的文學和設計規范等知識。

4、具有計算機主流操作系統、網絡、常用辦公及工具軟件的基本應用能力。

5、計算機處理圖形、圖像處理等數字媒體信息的能力。

6、掌握平面廣告設計、字體版式設計、VI品牌設計、書籍設計、包裝設計等視覺設計的能力。

7、掌握交互基礎、界面視覺規范,能夠對項目需求進行挖掘分析,從事各種類型產品的體驗設計、品牌設計和運營設計。 提升用戶體驗, 能夠提升解決多種類型產品以及 UI 界面出現問題的相關能力,并獨立完成各種類型的界面設計能力。

8、具有界面設計與制作的能力。

9、具有使用計算機進行廣告設計與制作、工程效果設計、數字影像處理等的初步能力。

(三)其他要求

1、操行評定合格;

2、參加各級技能競賽或校內技能考核至少1項;

3、《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達標;

4、至少取得1個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


 1068

版權所有? 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金龍路188號  郵編:451464
電話:黨政辦公室 (0371)-61130909  招生就業處 (0371)-61130911  實訓處 (0371)-61130921
國家信息產業部ICP備案:
    意見反饋

注册领取体验金老虎机,百富论坛白菜网址,999论坛白菜大全网站多少 138全讯白菜官方网站,注册领彩金的白菜网站,999白菜彩金论坛2019 冠军论坛白菜大全cmp,美博论坛免费白菜大全,白菜网各大论坛 002cc全讯开户送白菜,冠军论坛白菜大全cmp,菠菜网app下载游戏菠菜网 白菜网注册领取体验金,800cc全讯白菜网,注册即送30元第一桶金 菠菜广告投放平台,最新白菜送体验金平台,最权威的菠菜导航网